
初中数学课吸引了800余名老师一起听课,这是什么样的课堂呢?
10月24日,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国际洋湖实验学校和湘江新区王小武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承办的“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展示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教研员、教师代表以及18个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计800余人共同探索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由湖南省教科院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长沙市一中博雅学校副校长肖千民主持。

活动中,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博士亲临指导,他以《培养思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为题展开学术报告,从理论高度阐释了数学教育的本质追求。他强调,数学课堂应从“知识传递”走向“思维激发”,真正实现育人方式转型。

本次活动展示了两节高质量研讨课。其中,麓山国际洋湖实验学校副校长、湘江新区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王小武执教的七年级《幻方》一课,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代数推理能力,生动诠释“数学好玩”的深刻内涵。

湖南省教学能手、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数学教师李烨带来的八年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深度融合AI信息技术,清晰呈现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两节课均体现了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展现了情境化教学、问题导向课堂的实践样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集结了长沙各区县教研员、教师代表及来自全省的18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包括湘江新区王小武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宁乡市戴飒英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冷水江市李继龙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曾辉名师工作室等省市区级工作室,形成了强大的教研共同体。这种跨区域、多层级的联动机制,不仅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打造了教学改革的“长沙样本”,为全省数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同时,活动采用“课堂展示+互动研讨+专家报告”的立体化研训模式,让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新教材的理解,更提升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特别是在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设计生成性问题等方面收获颇丰,为落实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有效路径。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唐亮老师表示,将继续深耕教学研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举报/反馈在线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