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全媒记者余瑾毅通讯员马遥遥
医生一边问诊,一边写病历,还在脑子中飞速分析病情,这样费时费力的“烧脑”场景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已不复存在。随着人工智能语音病历自动生成系统的投用,医患对话被自动记录,问诊后病历“秒出”。
武汉市中心医院作为全省唯一的数智化转型试点医院,今年5月在全省率先投用AI语音病历以来,医生平均每日可节省约2.8小时,让医生更专注于诊疗和医患沟通。
在该院杨春湖院区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一位甲状腺肿瘤术后患者前来复诊。“您6月份要做碘131治疗的准备,需要停用优甲乐,不要吃富含碘的食物……”随着副主任医师楚慧敏与患者的对话,电脑屏幕上飞速闪现一行行的文字。诊疗结束的几秒钟后,一份标准的电子病历自动生成,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相关检查等信息精准归类,一目了然。
人工智能语音病历自动生成系统的投用,问诊后病历“秒出”。
在很多医疗机构,医生都是一边问诊一边记录病历,即便已经用上电子病历,还是需要医生手动选择或输入相关内容。楚慧敏坦言,记录病历时或无法仔细观察患者表现,影响判断,也可能让医生精力不集中,导致问诊有遗漏、病历记录错误。患者则需要等待医生录入病历,增加就诊时间。
为化解这一临床痛点,该院与深兰科技共同研发“AI语音病历”。研发期间,双方投入20余名医学专家与工程师,让系统的“大脑”“自学”了千亿级Tokens医疗知识库与400万医学知识图谱,“记住”了32个科室的6万余+专业医学术语。通过语音识别与大模型技术重构病历生成流程,可自动抓取关键信息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并确保病历的精准性、合规性与人性化。
考虑到医院里以武汉患者居多,该系统经过训练,甚至能听懂武汉方言,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
目前,AI语音病历已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三个院区的55个诊室应用。半年来统计显示,系统可帮助医生平均每日节省约2.8小时。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电子病历数据进行实时的质量反馈及改进建议,医院病历质控合格率提高至99%。
在线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